RSS

Category Archives: 銅雕鐘鼎

商周青銅器

 

青銅為紅銅與錫的合金,其熔點較紅銅低,硬度較紅銅大,在澆鑄時氣泡少,流動性好,可鑄出銳利的鋒刃及精細的花紋,適於製作堅實的兵器、工具及金黃亮麗的容器。遠在四千年前,中國龍山文化時期就已經有青銅器了;然而用青銅鑄製禮器,則以商周時代為鼎盛。

  商朝人尊神尚鬼,認為鬼神世界的祖先神明時時刻刻在操縱他們的禍福安危,因此須要不斷的祈求、餽饗。由甲骨文的資料可知,殷商人不但祭祀對象廣被,而且祀儀繁縟。王公大臣在祭典時盛放美酒佳餚的器皿用青銅鑄造,種類繁多,多脫胎於陶製的日常用器。

  「周因于殷禮」,在殷商的禮法基礎下,周公制禮作樂,奠定了嚴密的宗法制度,定尊卑,分上下,構成維繫社會秩序的禮制。致祭行禮時,無論食器、酒器、水器或樂器,使用器皿的種類和數量往往象徵使用者的身份及地位,這些反映禮法制度下的青銅器皿總其名為「禮器」。

  青銅禮器上每每刻鑄瑰麗的紋飾,或展現殷人祀祖的情操,或反映周人的現世生活,皆能表露其時代精神。商周青銅禮器亦有鑄銘的習慣,內容不外族徽署記及記載功勳、寵賜、策命、契約、典謨誥誓等。本院所藏銅器即以銘文見長,毛公鼎、散氏盤、頌壺、宗周鐘、子犯龢鐘等皆長銘鉅製,此乃本院銅器收藏的一大特色。先秦的簡策書帛經不起歲月的侵蝕而化為灰燼,惟獨銅器銘文,歷久彌新,成為研究上古史的第一手資料。

  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印證了荀子所言:「刑範正,金錫美,工冶巧,火齊得。」

  商周所謂的「金」即是銅,以陶土做的外笵和內笵鬥合準確,才能鑄出銅錫合金的精美成品。吾人常將「陶鑄」連言,即是點明上古鑄銅用的「塊笵法」。在西亞,蘇美人於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前已知用「廢蠟法」鑄青銅器,雖然中國青銅時代來臨得較遲,但是就鑄造技術而言,塊笵法鑄銅乃是在本土新石器時代燒製陶器的基礎上,獨立發展出來的技法。

  傳世的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並非世代相傳,以至於今,而是或早或晚出自先人的墓葬或窖藏坑。地不私寶,常因豪雨後土壤流失,或因河川沖刷,農民墾地、掘井、構築等無意中探得古冢,發現古器。冢墓既為寶藏之所,于是就有掘塋墓,求寶物的人,三代以下,盜墓之事無時不有。由古墓所出的商周秦漢銅器,或散落於好事家之手,韞匱固藏,或集中皇宮內府,咸蒙貯錄。本院青銅器收藏除直接承繼清宮內府舊藏之外,部份係購自私人藏家善齋劉體智、頌齋容庚的藏品,獨無經科學考古發掘,具出土紀錄的銅器。過去國人的鑑賞觀念有別於今,藏家們惡拖泥而帶綠鏽的骨董,往往將得之於山川的古銅磨治上蠟,剔去斑剝的銅鏽,外敷以蠟,這類經過處理後的銅器俗稱「熟坑」,本院銅器多屬此類,這也是故宮銅器藏品的另一特徵。

  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國,如埃及、亞述皆有雄偉的建築或雕刻古蹟供人瞻仰,而中國有青銅彝器專美於前。由形制、花紋、雕塑、銘刻結合而成的青銅藝術固然是當時匠心凝聚的最高藝術表現,而彝器在政治、社會方面所發揮的功能,才是青銅藝術發展演變的原動力。

  此項長期性的銅器展覽,特選商周一千五百年間具代表性的宗邦重器、希世遺文,按時代、品類循序陳列,以期觀眾對中國青銅藝術的遞嬗之 有概括性的認識。

引文自:http://www.npm.gov.tw/exhbition/cves2000/cves2000.htm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8 五月, 2011 英吋 精雕銅飾品, 銅雕鐘鼎

 

標籤: